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NTC泛指负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所谓NTC热敏电阻就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以氧化锰、氧化钻、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原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的。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完全类似于储、硅晶体材料,体内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数目少,电阻较高;温度升高,体内载流子数目增加,自然电阻值降低。NTC热敏电阻在室温下的变化范围在100~100000,Ω温度系数为一2%6.5%。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类型很多,按温度范围分为低温(-60~300℃)、中温(300-600℃、高温(>600℃)三种,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寿命长、价格低等优点,普遍应用于需要定点测温的温度自动控制电路,如冰箱、空调、温室等的温控系统。热敏电阻的材料常常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宁波NTC热敏电阻制造商
热敏电阻的技术参数:1、时间常数τ:热敏电阻器是有热惯性的,时间常数,就是一个描述热敏电阻器热惯性的参数。它的定义为,在无功耗的状态下,当环境温度由一个特定温度向另一个特定温度突然改变时,热敏电阻体的温度变化了两个特定温度之差的63.2%所需的时间。τ越小,表明热敏电阻器的热惯性越小。2、额定功率PM: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热敏电阻器长期连续负载所允许的耗散功率。在实际使用时不得超过额定功率。若热敏电阻器工作的环境温度超过25℃,则必须相应降低其负载。宁波烤箱热敏电阻生产商热敏电阻通常需要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热敏电阻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的,引起这种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热敏电阻自身的老化使它失去功效。PTC热敏电阻主要是用来阻拦电流的,如果它失去了这个功效造成电流的突然爆发就会酿成危险事故。由于电阻是一种元器件,在使用久了就会老化,不注意检查的话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说热敏电阻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2)超高电压使电阻遭到破坏。在运行的过程中,时常会有超高电压出现,这时由于电压的突然升高造成电阻的破坏,使电阻烧毁而失效,不能进行电流的阻挡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了。所以平时在使用热敏电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检查,较好还是要装上具有防范作用的保险丝,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危险。
热敏电阻出问题时如何检查?在检查热敏电阻时我们先查看热敏电阻的外表,外表检查完了没查出什么问题再查内部原因。正常的热敏电阻的外表应完好无损,壳体印字清晰,没有出现壳体裂缝或者膨胀情况,引脚也没有生锈。如果热敏电阻外表出现壳体开裂或膨胀、印字不清晰,引脚生锈等情况就说明热敏电阻有质量问题。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检查。检查热敏电阻时根据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将万用表电阻挡拨到适当的量程进行欧姆调零,在室温(25℃左右)下进行检查,使用两支表笔分别连接热敏电阻的两端引脚测出其阻值。正常情况下所测的阻值应该和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接近(两者相差在±2Ω内即为正常);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较远,则说明该电阻性能不好或已损坏。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通常为负值。
热敏电阻的作用之测温:作为测量温度的热敏电阻传感器一般结构较简单,价格较低廉。没有外面保护层的热敏电阻只能应用在干燥的地方;密封的热敏电阻不怕湿气的侵蚀、可以使用在较恶劣的环境下。由于热敏电阻传感器的阻值较大,故其连接导线的电阻和接触电阻可以忽略,因此热敏电阻传感器可以在长达几千米的远距离测量温度中应用,测量电路多采用桥路。热敏电阻的作用之温度补偿:热敏电阻传感器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某些元器件湿度进行补偿。例如,动圈式仪表表头中的动圈由铜线绕制而成,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引起温度的误差。因而可以在动圈的回路中将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与锰铜丝电阻并联后再与被补偿元器件串联,从而抵消内于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热敏电阻的制造工艺可以通过增加温度和压力进行改进。温州空调热敏电阻哪家优惠
热敏电阻在冷却系统控制中通常用于检测冷却水温度。宁波NTC热敏电阻制造商
实验表明,在工作温度范围内,PTC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可近似用实验公式表示:R(T)=R(T0)*exp(Bp(T-T0))。式中R(T)、R(T0)表示温度为T、T0时电阻值,Bp为该种材料的材料常数。PTC效应起源于陶瓷的粒界和粒界间析出相的性质,并随杂质种类、浓度、烧结条件等而产生明显变化。较近,进入实用化的热敏电阻中有利用硅片的硅温度敏感元件,这是体型小且精度高的PTC热敏电阻,由n型硅构成,因其中的杂质产生的电子散射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从而电阻增加。宁波NTC热敏电阻制造商